很多朋友都會問我一個問題,在西藏的苦不苦,我很多時候是不敢回答的,因為我自己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,更多的時候我會講起這么一個故事,一個高原工作者的故事。
他叫郭愛朝,是我們公司普通的一名員工,但也是讓人尊敬的一名員工。他長年工作在筑壩的一線,是一名貨車發(fā)票員。
愛崗敬業(yè)、知行合一
這八個字是他真正刻畫在心里的,自2018年10月筑壩工作開始至今,將近四年時間他一直堅守在崗位上,從未懈怠過。用他自己的話說,既然我選擇了這份工作,我就得踏踏實實的干,嘴里喊愛崗敬業(yè)的口號是不行的,你得行動。
近四年的時間里,很少看到他穿便裝,給我的印象總是戴著紅色安全帽,紅色的工作服,一雙老布鞋,挎著防水斜挎包奔走在往來的貨車中間。
風雨無阻、勇于奉獻
那是21年的夏天,我們按例到壩上巡檢設(shè)備,去時,天氣還算不錯,剛到就看到有個人在那邊指揮車輛,車輛倒下的灰塵一片片的飄起來,風一吹,就撒了他一頭、一身,他佩帶的口罩基本已經(jīng)分不清顏色,僅是熟悉的身影和制服能依稀分辨出來那個是郭愛朝同志,他好像也看到了我們,興奮地朝我們揮揮手卻沒有過來,因為下一車又來了,他又繼續(xù)著剛剛的工作,指揮-驗車-發(fā)票。
在拉薩,天氣沒有道理可講的,當天巡檢完走的時候,天氣陡然下起大雨,我們想著趕緊回去,在經(jīng)過堤壩的時候,遠遠的看到那個身影依然在壩上站著,不同的是,這會他用手護著自己的包,身子略微的彎著,我們拐了過去,想著放下一把雨傘,他沒要,他說:不行,打傘怕看不到車輛過來了。
言行謹慎,勇敢擔責
事情挺早了,日期已經(jīng)記不清楚,只記得這件事發(fā)生在一次周例會上。那天我開了個玩笑,說:郭經(jīng)理,你這天天在上面,大灰塵瞇著有時候能見度都不到3米,會不會一擦眼,票發(fā)錯幾張。這話剛說完,他立馬站了起來,非常鄭重的說:如果在我身上發(fā)錯一張票,我全年的工資不要。他這句話說完,我心里咯噔一下,喉嚨里微微發(fā)酸卻也沒說出什么。
后來,我才知道這句話的分量,直至現(xiàn)在在將近四年的時間里,他真的沒有出過任何一次錯,也沒有讓任何一個人說過他一點的不是。
敢于吃苦,勇于奉獻
這件事是在今年的8月29日,我們到壩上驗收水渠,老遠的就看到新筑的15級壩上,整整齊齊的擺著一排石頭,我們很好奇,700多米的壩,這么密集的石頭要擺的這么整齊,得多久。
在我們到達壩上問過以后才知道,原來是他擺的,沒有工具,自己揀石頭,每近一米一塊,整整擺了800塊。問到他為什么擺這些石頭時,他說:這是新壩,怕司機看不到邊緣,用石頭隔了安全。
我們很難想象,在4900米海拔高處,擺下800塊石頭,需要彎腰多少次,需要移動多少次,但我知道,他在工作上真的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精力。
所以我不知道拉薩苦不苦,只知道在這里我有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和朋友,只知道我們有時候會笑,會吵,但是我們依然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。

